投稿捐赠郎峰祝氏文化研究会旧站  
加入收藏
设为主页
  郎峰祝氏 -- 简介 【文集:著述·告语·记载·事蹟《郎峰世家》电子版
关键字:
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 > 他山之石
 
 
陶母湛氏墓
时间:2010年01月15日22:33   来源:上饶之窗   作者:佚名   浏览:3435
 

陶母湛氏墓坐落在鄱阳县鄱阳镇东牛岗咀(今鄱阳电厂内),坐西朝东,西向鄱江。

我国历史上传颂着几位伟大的母亲,陶侃之母湛氏便是其一。陶侃是东晋名臣,官至太尉、拜大将军,后任荆江二州刺史、都督八州诸军事,位高权重。晋朝,门阀等级及其森严,选拔任用官吏实行举荐制,非豪门望族,纵然出众超群,入仕也有如登天。而陶侃出身贫寒、门庭低微能跻身仕途且身居要职,实在有其过人之处。他四十年如一日,勤慎吏职,雄毅、明悟、善决断,严于律已,为官清廉。他军功卓著,政绩斐然。后来他权大势大,仍然十分注意节俭。比起那些醉生梦死、苟且偷生的官僚贵族,堪称一大楷模。“机神明鉴似魏武,,忠顺勤劳似孔明”。他被誉为“中国孔明第二”。陶侃成才,离不开他的母亲。同时代的鄱阳孝廉范逵说:“非此母不生此子!”

陶母湛氏,江西新淦县人,生于公元 243年。其夫陶丹(鄱阳人)曾为东吴扬武将军。陶侃出世时,战事频仍,时局混乱,接着三国归晋。家道因此没落,举家迁居浔阳(今九江西南)。不入陶丹病故,生活重担落在年轻湛氏柔弱的肩上。为了让儿子读书,他日纺夜织,以换作学费。并叮嘱儿子所交朋友一定要胜过自己,要有高尚的道德品质,要比自己有学问。陶侃年轻时,曾做浔阳小吏(监鱼梁),管理捕鱼一类的事情。一次,陶侃寄给母亲一坛糟鱼。陶母以为是公物,把糟鱼原封退回,并附信责备陶侃说:“尔为吏,以官物物我,非惟不能益吾,乃以增吾忧矣!”这便是陶母“封鲊责子”的故事。有一次,同乡范逵来访恰遇大雪,留宿在陶侃家。范逵是当地一位很有才学的人,故被举为“孝廉”。母亲为儿子结交这样的朋友而高举,虽然家贫,可不能怠慢了客人。为了接待陶侃儿时的好友,陶母悄悄抽出自己睡的划垫铡碎后喂了范逵的马。又剪下自己的头发,暗地到市上去卖了,换回些酒菜招待客人。这就是“截发延宾”的缘由。在现代人看来,剪下一些头发,有什么大惊小怪,何况还换了钱。然而,这是在一千七八百年以前,人之发肤,受之父母,岂是随便可以处置、捐毁?至今,鄱阳镇尚有“德化桥”、“延宾坊”遗址。在如此伟大的母亲言传身教之下,陶侃能不成为陶侃么?

而今,游人伫立于这位伟大女性的墓前,心中自然会涌动一种崇敬的情愫。

清光绪二年,饶州府太守冯度植对陶母墓重加修葺,二十五年,知县谭绍裘立碑,碑文日“重修晋太尉陶侃母墓”。 1923年县知事张世范再修。墓体用红砂条石砌筑,成梯形向上缩小,高约 3米,占地 72平方米。墓前建有青砖拱形墓门,墓侧石墙上嵌碑一通。

1993 12月,区域内所在单位对该墓进行了维修。

1986 年,陶母湛氏墓由鄱阳县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。

 
【编辑:祝动之】
[上一篇]:姓氏:不亚于“四大发明”的发明
[下一篇]:柴氏源流
最新资讯
热点文章
more>> 
 
网站首页 | 投稿 | 捐赠 | 在线留言 | 联系我们 | 网站地图 | 返回顶部 | 进入论坛
主办单位:郎峰祝氏文化研究会 · 浙ICP备20004368号-2
对本站有任何建议、意见或投诉,请联系本站:zhufu820120#yahoo.cn
Copyright (C) 2013-2014 www.hxzhu.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华夏祝氏网
本站文章内容如涉及版权问题,请告知,我们将尽快处理。
浙公网安备 33088102002052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