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杨氏外祠位于村落入口,始建于明嘉靖年间,现存建筑为清乾隆年间重建。该祠堂主轴线上有门厅、戏台、中厅、寝堂三进两天井,另有两个附属院落一同组合成规模宏大的封闭式建筑群。门厅为七开间楼屋,两翼又凸出夹房各一间,门楼是三重檐歇山顶式样,檐角起翘较大,檐下施花哨的象鼻昂斗拱,横梁、额枋、牛腿、雀替木雕双龙戏珠、仙鹤、凤凰、狮子、麒麟、梅花鹿等丰富多彩的瑞兽图案,前出廊用轩蓬顶,明间用斗拱撑托六边形天花藻井并施彩画,檐柱采用双层柱础。门厅背面向天井凸出歇山顶戏台,台面由大小十六根立柱支撑,八角藻井由二十八攒斗拱簇拥,并彩绘八仙过海图,画风脱俗,绝非一般工匠所及。戏台两侧各有厢楼三间,底层敞开,楼上用井口纹护栏,并在明间挑出歇山顶。中厅三开间,体量较大,明间前后檐都挑出歇山门楼,前后出廊用天花藻井,绘麒麟、山水、花卉等,内部梁架硕大精良,明间抬梁式五架梁对前单步、前双步、后单步用五柱,次间抬梁穿斗混合式用六柱,柱础有鼓状、礩形两种,月梁饱满并施包袱式彩绘。过后天井再上五级台阶便是寝堂,面阔五间,明间前檐出歇山门楼,前廊有八卦图案的圆形藻井,横批尚好,隔扇无存,明次间抬梁式五架梁对前单步后双单步,梢间穿斗式,木构件保存部分彩绘。两侧厢房各三间,明间出门楼,天花绘有凤凰、山石、花卉等。与中厅山墙相隔的两个小院各是三间两搭厢一天井布局,装修较简朴。 






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