投稿捐赠郎峰祝氏文化研究会旧站  
加入收藏
设为主页
  郎峰祝氏 -- 简介 【文集:著述·告语·记载·事蹟《郎峰世家》电子版
关键字:
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 > 他山之石
 
 
祝融后裔遍中华
时间:2010年03月23日17:21   来源:牟氏宗亲网   作者:牟桂银   浏览:6755
 

祝融后裔遍中华

     常言道:五百年前是一家,不同祖宗也同华,说的是华夏民族都是炎黄子孙。相传在4500年前,黄帝子孙颛顼(高阳氏)、帝喾(高辛氏)活跃在黄河流域。在长期的生存斗争中,形成了若干部落,随之产生了姓和氏以及历史人物。其中的颛顼氏其子孙重黎,重黎即祝融。据学者考证,有很多姓氏都是沿袭一个祖宗的后裔,当今姓氏中有牟、苏、程、司马、罗、祝、和、融等姓氏都是同一祖宗祝融的后裔。祝融号赤帝,火正官,火神。
     牟氏祖宗祝融。 《风俗通》记载:“牟,子国,祝融之后,因氏焉”,《元和姓纂》中有“牟子国,祝融之后,汉有太尉牟融。”牟氏之始,肇自高阳氏(颛顼帝)次始卷章(老童),章生重黎,重黎就是祝融(火神),牟氏家族,是其后裔。
     程姓祖宗祝融。据《元和姓纂》记载:“颛顼,重黎之后,程伯休父其后也。”《万姓流谱》记载:“程伯休父为大司马,封于程,后遂为氏,与司马氏同,望出广平、安定。”可见,程氏的先祖应该是祝融氏重黎的后代子孙。
司马氏祖宗祝融。
    《通志·民族略》上说:重黎(祝融)之后,周宣王时裔孙程伯休父为司马,克平徐方,赐以官族为司马,其后裔子孙“以官为氏”程伯休父,溯其源是周朝的一个诸侯,是上古颛顼帝之后祝融氏重黎的子孙所传。程伯休父的子孙一部分以官为氏,姓司马;一部分“以国为氏”姓程。因此,司马氏系出程氏,和程氏是一家。
     罗姓祖宗祝融。 《名贤氏族言行类稿》指出:“祝融之后,坛姓,国初封宣城,后迁枝江,周末居长沙。汉有梁相罗怀,襄阳志有罗蒙”。《通志氏族略》记载:“罗氏以国为氏,子爵,熊姓。”西周有罗国(今湖北省宣城县)春秋时为楚国所灭,后国人以罗为姓,称为罗氏。除此之外,也有唐代西突厥汗斛瑟罗入中国,他的后代改为罗姓:北魏破多罗氏、叱罗氏改为罗姓:清代爱新觉罗氏也有改罗姓。
     苏姓祖宗祝融。 据《元和姓纂》记载:“颛顼,祝融之后,陆终生昆吾,封苏,邺城苏城是也。”《苏洵族谱·后录》记:“苏氏之先,出于高阳(即颛顼),高阳之于曰称,称主子曰老童,老童生重黎,重黎为帝喾火正,曰祝融。”很明显苏氏的祖宗祝融无疑。
     融姓祖宗祝融。融氏虽不多见,但却是拥有辉煌的身世,他是上古时期“光融天下”的祝融之后。《世本》记载:“融氏,祝融之后也。”据学者考证,历史上第一个担“祝融”一职之人,是颛顼帝的子孙重黎,他于帝喾高辛氏时居火正,甚为有功,能光融天下,所以才被帝喾命为“祝融”氏,开始丁千秋万代的传世称号。祝融的后代子孙有以“融”为姓,融氏。
     和姓祖宗祝融。 《元和姓纂》和《通志·氏族略》记载,羲和,尧时掌天地之官,和仲、和叔因以为氏,和姓在4000多年前,就“以官命氏”,“掌理天地之官”。尧时和氏,他是重黎的后代。重黎先祖出自颛顼高阳,高阳者,黄帝之后也。高阳生称,称生老童,老童生重黎,重黎为帝喾高辛居火正,甚有功,能光融天下,命曰祝融。由此看来,和氏是上古祝融氏重黎之后,也是黄帝的后裔。
     祝姓祖宗祝融。相传黄帝有裔孙祝融,在高辛氏(帝喾)时担任管理火神的官员。祝融后代中有昌、远等人,在夏代以后被分封为诸侯。周武王灭商后,为尊崇黄帝,又从远的裔孙中选出一人分封于祝(今山东长清),建祝国,为周朝的诸侯国之一。春秋时,祝国被齐国吞并,原祝国公侯为纪念故国和远祖祝融,便以国或人名为姓氏,姓祝。当代,祝姓主要分布在四川、安徽等省。
    上列姓氏大部分排居大姓序列,罗姓居第19位,程姓居第30位,苏姓居第48位,祝姓居第141位,牟姓居第150位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牟光兆收集整理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公元2008年 1月 牟桂银抄录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来源于 牟氏宗亲网

 
【编辑:祝动之】
[上一篇]:寻找祝更生
[下一篇]:为人子孙,我们该做些什么
最新资讯
热点文章
more>> 
 
网站首页 | 投稿 | 捐赠 | 在线留言 | 联系我们 | 网站地图 | 返回顶部 | 进入论坛
主办单位:郎峰祝氏文化研究会 · 浙ICP备20004368号-2
对本站有任何建议、意见或投诉,请联系本站:zhufu820120#yahoo.cn
Copyright (C) 2013-2014 www.hxzhu.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华夏祝氏网
本站文章内容如涉及版权问题,请告知,我们将尽快处理。
浙公网安备 33088102002052号